上世纪80年代中期,刚刚20岁出头的关锡友走出同济大学校门,意气风发地来到“机床之乡”沈阳,成为中捷友谊厂的一名技术员。
那时的沈阳机床工业正处于辉煌时期。 机床是工业母机,而沈阳机床则是中国机床工业的摇篮,这里曾诞生了共和国第一台普通车床、第一台摇臂钻床、第一台卧式镗床、第一台数控车床……回忆当年,如今已是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的关锡友,眼神里依然流露出自豪感。
然而这样的光景并没有持续多久,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对于“统购统销”的依赖,技术装备、产品研发的落后导致了沈阳机床业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走入低谷,旗下万余人的沈阳中捷友谊厂,账面现金仅余几千元;沈阳主力第一机床厂,连续4个月开不出工资;沈阳第三机床厂破产倒闭,专家、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工人大批流失,整个集团濒于倒闭……
“我们真正开始自主创新,定下这个公司的战略是在2002年,我和我们董事长上任的时候。当时我们思考一个问题,就是如何把这个企业带向未来。”
2002年,陈惠仁、关锡友临危受命,分别走上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、总经理的岗位。
今天,沈阳机床集团已实现了整体跨越式提升。去年,企业年产值突破100亿元,跻身世界机床行业十强。今年前10个月,集团数控机床合同总量比去年同期增长20%%,海外市场销售收入增长70%%。在国产数控机床中,每5台中就有1台是沈阳机床的产品。
从上世纪80年代的学习模仿,90年代的技术引进,到新世纪在原始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,更多地倚重开放式自主创新,加大研发投入。有人说,沈阳机床的自主创新轨迹,正是我国重大装备从“中国制造”迈向“中国创造”的一个缩影。
现代化不是买来的
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、原机械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屈贤明,曾参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,是16个专项中数控机床专项的首席专家。他认为,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发展经过了四个阶段。
第一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环境下借鉴苏联的自主制造。以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为载体,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工厂,其中装备制造业68项,占43%%,这使我国初步形成了装备制造业的现代生产体系。第二是50年代末经济封锁下的自力更生。我们依靠自身力量开发出了“两弹一星”等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急需的重大装备。第三是改革开放环境下的引进开发。第四是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的自主创新。
20世纪70年代末,正是改革开放之初,一批重大建设项目相继规划投产。由于那时我国的装备制造水平比较低,这些项目所需的成套设备几乎全部进口。屈贤明分析说,这一阶段将重大装备的研制作为国家目标,充分利用开放的国际大环境,发挥国家集中力量可以办大事的宏观协调作用,系统地安排一批重大装备的技术引进、消化吸引与再创新,使我们用大约10年时间掌握了300MW和600MW火电机组、板坯连铸机、大秦线煤运单元重载列车等重大装备的关键技术,实现了国产化。但是由于部门条块分割和封闭,造成很多装备的重复引进,一些地方和企业为了追求局部利益,单纯依靠技术引进而忽视了消化吸引,多数企业陷入“引进—落后—再引进—再落后”的怪圈。
|